早安你好,我是蝦喵,他是熊熊。熊熊的我來了,正如我冷冷地走,我搖一搖尾巴,不留下一點知識。

蝦喵是新社人,你一定覺得蝦喵從小就在花海小鎮長大吧?No~ No~ 看倌您這可就錯了,花海是近十年來才有的事,以前新社只不過是個寂寂無名的地方,每次跟同學解釋的時候,只能說,舊中橫起點東勢的旁邊,台中大坑再往山上走一點點那裡。這個地名,大概只有風災地震的時候曾經出現在電視上。但隨著每年11-12月的新社花海 (今年的花海節是2016年11月5日至12月4日) 漸漸成為中部的一大盛事,庭園咖啡、特色民宿逐漸佔據了新社的每個角落,讓本來沒沒無名的小鄉村漸漸成為中部度假旅遊的熱門景點。蝦喵終於不用費心跟大家解釋喵家在哪這個困難的問題了 (顯示鬆一口氣~~)。今天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新社花海的前世今生吧 

j house.jpg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主角 —「種苗改良繁殖場」開始說起。如果看倌有注意花海的文宣,應該就會發現花海歷年的主辦單位以及舉辦地點都是在「行政院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第二農場」。其實,早從種苗改良繁殖場的前身 —「蔗苗養成所」設立開始,這個機構就和新社就有著密不可分的命運嘍。種苗場之於新社,就像是柯達之於羅徹斯特 (Rochester, NY),康寧之於康寧 (Corning, NY)... 啊,有關於康寧這個小鎮,可以參考先前這篇XD

 

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的設立

在介紹歷史之前,我們先來講講為什麼要設立蔗苗養成所吧。在當時甘蔗是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不但是製糖的主要原料,也可以釀酒。同時期,蔗糖貿易也是美洲殖民地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甘蔗是熱帶作物,在日本本土種植不易,所以在位在熱帶的臺灣大量種植。

蔗苗養成所在1913年 (大正2年) 成立,主要目標是培育優良的蔗苗以提供給各地的甘蔗種植園栽種。當時為了防治病蟲害,所以找到了海拔較高 (大南海拔約500公尺)[1] 又地勢平坦的新社大南來設立蔗苗養成所。[2] 從1904年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和新渡邊稻造博士探勘後就有在東勢郡大南庄 (今台中市新社區大南里) 設立蔗苗養成所的想法,但直到1909年台中實業家松岡富雄在馬力埔 (新社區永源里) 成功種植十甲的蔗苗並銷售到各糖廠後,日本政府才下定決心要在此成立高地蔗苗養成所。[2] 1913年九月發佈了成立的訓令,11月11號大南庄蔗苗養成所就正式成立。原本打算收購大南、馬力埔、仙塘坪及水底寮等四庄共750甲的土地,但由於馬力埔事件爆發,初期只先收購了387甲。[2] 經過陸續收購,到了1919年蔗苗養成所共占地1100多甲。[3]

 

金門 568.jpg

從大南河階望向新社河階,背景為雪山山脈

 
臺灣史上第一次農民運動 ── 馬力埔事件

馬力埔事件爆發在大正二年 (1913年),爆發衝突的主因是此時住在馬力埔 (新社永源里) 的客家人不滿日本政府低價徵收耕地。先講一下新社的人口背景,新社是淺山 (海拔約500公尺),本來是平埔族噶哈巫族 (Kaxab,又稱巴宰海族中的樸仔籬社) 的居住地,但後來由於生存空間受到漢人擠壓,在郭百年事件 (1814-1815年) 後遷到了埔里眉溪一帶。[4] 此時住在新社的以廣東大埔來的客家人居多 (和東勢的人口組成類似),少了平埔族當緩衝,若要放棄新社的土地往更山區耕種勢必得和泰雅族和阿美族產生衝突,而徵收的地價又較市價低廉,因此決定反抗。11月22日傍晚,日警台中第三大隊派出應援隊一百名在溝槽邊排開陣式,見居民反抗意識堅定,日警便裝上實彈拿槍掃射,兩名農民廖知和廖庫不幸身亡,傷者被居民抬到柴房藏匿,其餘躲到溝槽和山頂。事件發生後有一百多人被捕,五十七人被起訴。[5] 雖然農民沒有槍枝,無法有效和日警對抗,但這場農民運動仍然成功的減緩了土地收購的速度和面積。

 

新社的羅馬水道橋 ── 白冷圳的興建

有了土地後,接下來可以開始種蔗苗了吧?等等,還沒有水呢!

對於農業來說,水源很重要、水源很重要、水源很重要 (太重要了所以要說三次 :P)。蔗苗養成所面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大南階地沒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新社台階群是大甲溪切出來的河階地形,大小河階地型從最高的水井子 (新社區水井) 到最低的土牛 (台中市石岡區) 共十三階,大南階地是其中較大的一階, 沒有溪流直接流經 。為了解決蔗苗栽種的水源問題,勘查後,決定從和平區的白冷引大甲溪的水來灌溉,因為白冷地勢較高,從高處引水可以節省能源使用。灌溉後的「尾水」匯集形成食水嵙溪的源頭,再從石岡匯流進入大甲溪。[6]

白冷圳於1927年由磯田千雄設計建造,1932年完工,今天在白冷圳歷史紀念公園旁可以看到磯田千雄的塑像。[6] 白冷圳從天輪發電廠旁引水,一路翻山越嶺16.6公里到了大南,利用從引水處到圓堀僅23.49公尺的落差重力導水,中間為了跨過山頭,除了建造14座水橋外,還利用了連通管原理建造了三座倒虹吸管,以封閉管路連接兩座山頭,利用高度造成的重力差將水順著高的山頭導下並翻過另一座較矮的山頭。其中二號倒虹吸管是遠東最大的倒虹吸管。[7]

解決了水源問題,蔗苗養成所就在新社順利的發展起來。直到現在,白冷圳對於新社的農業仍是非常的重要。而尾水食水嵙溪也孕育出了豐富的生態,是台灣白魚和蓋斑鬥魚的棲地,可惜目前它們的蹤跡已漸漸消逝。

除了水圳外,日本人也在此設立了農校 —「東勢街二庄組合立東勢農林國民學校」,就是今天新社中學的前身。[8] 在食水嵙溪旁還能看到紀念當年農校日籍老師山崗榮先生因為英勇救人而不幸喪身的紀念碑。[9]

 

清泉岡機場興建,海線人上山去

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撤退後,國民政府接收了蔗苗養成所,於民國41年 (1952年) 改成接近今天的名稱 — 農林廳種苗繁殖場,並擴大業務範圍涵蓋其他種苗的培育。這中間,種苗繁殖場的土地又縮水了兩次。一次是1956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擴建公館機場為清泉崗機場,放領了三百七十三餘公頃的土地給從清水、沙鹿被遷來的移民。[3] 這次的大規模遷村計畫被稱為「陽明山計畫」。這些從海線被遷到新社的移民以閩南人為主,形成現在新社的新一村到新七村。[10][11] 新社因此增加了四分之一的人口,人口組成也從原本以客家人為主變成閩客兼容。這些遷來的人,被當地人稱為「疏開仔」。另一次則是1973年,讓售了二六五公頃的土地給國防部陸軍第二軍團司令部。[3] 所以今天到新社,除了佔地廣闊的種苗繁殖場苗圃外,也能看到大片水泥牆圍住的軍營。
 

花花花~花海

1960年代,種苗場的業務以玉米和高粱的採種為主。現在花海的大片土地,許多就是當時用來種植玉米和高粱的土地。1980年代之後,則轉為以蔬果和花卉的培育為主。

今種苗改良繁殖場一隅

今種苗改良繁殖場一隅

2006年,配合種苗改良繁殖場的開放日而首次舉行花海。[12] 之後配合政府休閒農業的政策,每年規模逐漸擴大,希望以花海帶動周邊的庭園咖啡、休閒民宿和觀光農園的發展。前年,2014年,新社花海節和台中花毯節合辦,創下了276萬的參觀人次,大約是台北花博半年累積人次的近1/3 。[13][14]

2005年花海  2010年花海

2006年花海(左),2010年花海(右),可以看到花海從簡單的花田演進到有更多裝飾和設計的花園

除了花海之外,新社也是全台灣最大的太空包香菇產地,也是枇杷、葡萄、水梨、椪柑的重要產地。至於你問我為什麼沒有聽過新社香菇,蝦喵也是超級納悶,難道都變成埔里香菇了 (?)。如果今天你到新社來,不難看到許多連綿的黑色網室,不要懷疑,那就是香菇住的地方。

今天和大家聊新社,是希望藉由花海小鎮的微歷史一窺臺灣近代淺山的族群遷徙和農業發展。淺山從19世紀以前是平埔族人的家,客家人隨後遷入,緊接著日治時期農地徵收、日人以政府的力量強力發展蔗糖,國民政府來台後又因為機場的興建將大量的海線閩南人遷入山區,形成今天新社的多元文化。無論是對當時從豐原遷來的噶哈巫族、還是後來從廣東大埔來的客家人、亦或是從清水沙鹿來的閩南人,「新」社都是這些族群當時的新家、新的聚落、新的社。

By the way新社地名的由來是由於噶哈巫族 (Kaxabu, 又稱巴宰海族 Pazeh 中的樸仔籬社) 從原本居住的朴子 (台中市豐原區) 遷到新社台地而得名。

 

參考資料:

[1]新社區地理環境,臺中市新社區公所,2016/6/24,(2016/11/20瀏覽)

http://www.xinshe.taichung.gov.tw/ct.asp?xItem=169525&ctNode=7767&mp=156010

 
[2]田尻實,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的農業經營調查,1940,興大機構典藏 (2016/11/20瀏覽)

http://nchuir.lib.nchu.edu.tw/handle/309270000/149189?locale=en-US

 

[3]機關簡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2016/11/20瀏覽)

http://www.tss.gov.tw/view.php?catid=24

 

[4]BAUKE DAI'I,噶哈巫族的故事/認識台灣原住民噶哈巫族(Kaxabu),2012/11/14 (2016/11/20瀏覽)

http://blog.xuite.net/k545/twblog/157100069-%E8%AA%8D%E8%AD%98%E5%8F%B0%E7%81%A3%E5%8E%9F%E4%BD%8F%E6%B0%91%E5%99%B6%E5%93%88%E5%B7%AB%E6%97%8F(Kaxabu)

 

[5] 客家新聞雜誌 (196)馬力埔事件,公視新聞網,2005/8/6,(2016/11/20瀏覽)

影音:http://tavis.tw/files/883-1000-21109.php

文字:http://web.pts.org.tw/php/html/hoga/main_view.php?TWENO=200&TLENO=80&TB=92A

 

[6]認識白冷圳.2016白冷圳文化節. (2016/11/20瀏覽)

http://www.bailengtsun.com.tw/about.php?t=2

 

[7]利用倒虹吸管原理送水的白冷圳,台灣農業故事館,2009/9/23. (2016/11/20瀏覽)

http://theme.coa.gov.tw/storyboard.php?web=S&parcat=20186&id=20188

 

[8]校史,新社高中,(2016/11/20瀏覽)

http://www.sshs.tc.edu.tw/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C7C047F0-48C8-44B0-8805-53A2ED8059C1}

 

[9]日籍山岡老師捨身救學童 新社區辦理追思活動,台灣好新聞報,風傳媒, 2016/05/06 (2016/11/20瀏覽)

http://www.storm.mg/localarticle/114669

 

[10]清水大楊油庫的保存運動,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2016/11/20瀏覽)

http://www.gomach.org.tw/html/event.php

 

[11]清泉崗【陽明山計畫】遷村50週年紀念,牛頭牌小王子(陽光版),吳長錕,2006/12/26, (2016/11/20瀏覽)

http://blog.yam.com/lucky168/article/7231840

 

[1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歷任場長任內重大事蹟,(2016/11/20瀏覽)

http://www.tss.gov.tw/view.php?catid=4911

 

[13]新社花海閉幕 276萬人次參觀. 中央通訊社. 2014/12/7, (2016/11/20瀏覽)

http://appweb.cna.com.tw/WebM/Menu/aedu/201412070270.aspx

 

[14]896萬人次參觀 花博璀璨閉幕「50年來最精采」,蘋果日報,2011/04/26,(2016/11/20瀏覽)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0426/33344009/

 

補充參考資料(蝦喵看不懂日文所以... ...):

馬力埔事件判決(日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2016/11/20瀏覽)。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0/e4/29.html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arsTrivia 的頭像
    BearsTrivia

    熊熊冷知識

    BearsTr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