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和針灸在現在研究上最大的困難之一莫過於如何解釋「經絡」。經絡是中醫針灸的重要的基礎理論。中醫認為經絡是氣血的通道,穴道位於經絡上,而針灸就是刺激穴道疏通與調節氣血達到治療的效果。雖然中醫古籍說明了經絡的功能和位置,臨床上也無法否認針灸有一定的效用,但經絡在哪裡、和神經血管肌肉的相對位置與交互作用是什麼,始終成謎。而今天介紹的這篇研究,就為解答這個問題打開一扇曙光。
這此之前,從西方也開始接觸針灸以來,中西方皆努力在解剖組織上證明經絡的存在。1953年德國醫師理查.庫恩[1]發現穴道的附近的電阻較低,首次以物理性質驗證穴道的特殊性。說明穴道位置可能不是古人隨便說說,而且間接證實穴道有些和周遭組織不同的解剖或是生理的特殊性造成電阻和周圍區域不同。日本研究者中谷義雄(Yoshio Nakatani)和山下久美(Kumio Yamashita)也在1977年的著作 《良導絡針灸》(Ryodoraku Acupuncture)[2]中再度證實了穴道獨特的低電阻特徵。後續的研究也發現,許多穴道位於神經叢附近和神經末梢密集的區域[3]。這或許也解釋了穴道特殊的電學性質。
穴道的研究上一次進入主流科學家的視野,是2010年一篇《自然.神經生物》(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子期刊)的投稿。來自羅徹斯特大學麥根.尼德噶德(Maiken Nedergaard)團隊的研究發現了一種可能能解釋穴道療效的分子生物機制[4]。她們發現針灸刺激小鼠膝蓋附近的足三里穴會釋放腺苷 (adenosine),而這個機制可能解釋了針灸的止痛作用。
這篇在去年登上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研究則試圖解釋針灸足三里的抗發炎療效,並更近一步試圖以特定神經的分佈來解釋穴道的分佈,嘗試以生理解剖特性解釋穴道和經絡[5]。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馬秋富團隊發現一群支配後肢筋膜(hindlimb fascia)的神經—PROKR2ADV 神經—對於電針足三里穴(ST36)引發的抗發炎反應至關重要。之前的研究發現,電針(以電刺激刺激穴道)足三里可以降低發炎反應。藉由降低血液中細胞激素(cytokine)包括TNF和 IL-6,電針足三里降低了可能導致敗血病的『細胞激素風暴』。之前的研究推測電針足三里誘發的抗發炎效果的機制是藉由刺激迷走神經-腎上腺傳導路徑(vagal-adrenal axis),但並不清楚電針足三里如何激活迷走神經路徑。在這個研究中,馬秋富團隊試圖找到電針足三里和迷走神經-腎上腺傳導路徑之間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