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和針灸在現在研究上最大的困難之一莫過於如何解釋「經絡」。經絡是中醫針灸的重要的基礎理論。中醫認為經絡是氣血的通道,穴道位於經絡上,而針灸就是刺激穴道疏通與調節氣血達到治療的效果。雖然中醫古籍說明了經絡的功能和位置,臨床上也無法否認針灸有一定的效用,但經絡在哪裡、和神經血管肌肉的相對位置與交互作用是什麼,始終成謎。而今天介紹的這篇研究,就為解答這個問題打開一扇曙光。

IMG_0788.jpeg

這此之前,從西方也開始接觸針灸以來,中西方皆努力在解剖組織上證明經絡的存在。1953年德國醫師理查.庫恩[1]發現穴道的附近的電阻較低,首次以物理性質驗證穴道的特殊性。說明穴道位置可能不是古人隨便說說,而且間接證實穴道有些和周遭組織不同的解剖或是生理的特殊性造成電阻和周圍區域不同。日本研究者中谷義雄(Yoshio Nakatani)和山下久美(Kumio Yamashita)也在1977年的著作 《良導絡針灸》(Ryodoraku Acupuncture)[2]中再度證實了穴道獨特的低電阻特徵。後續的研究也發現,許多穴道位於神經叢附近和神經末梢密集的區域[3]。這或許也解釋了穴道特殊的電學性質。

 

穴道的研究上一次進入主流科學家的視野,是2010年一篇《自然.神經生物》(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子期刊)的投稿。來自羅徹斯特大學麥根.尼德噶德(Maiken Nedergaard)團隊的研究發現了一種可能能解釋穴道療效的分子生物機制[4]。她們發現針灸刺激小鼠膝蓋附近的足三里穴會釋放腺苷 (adenosine),而這個機制可能解釋了針灸的止痛作用。

 

這篇在去年登上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研究則試圖解釋針灸足三里的抗發炎療效,並更近一步試圖以特定神經的分佈來解釋穴道的分佈,嘗試以生理解剖特性解釋穴道和經絡[5]。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馬秋富團隊發現一群支配後肢筋膜(hindlimb fascia)的神經—PROKR2ADV 神經對於電針足三里穴(ST36)引發的抗發炎反應至關重要。之前的研究發現,電針(以電刺激刺激穴道)足三里可以降低發炎反應。藉由降低血液中細胞激素(cytokine)包括TNF IL-6,電針足三里降低了可能導致敗血病的『細胞激素風暴』。之前的研究推測電針足三里誘發的抗發炎效果的機制是藉由刺激迷走神經-腎上腺傳導路徑(vagal-adrenal axis),但並不清楚電針足三里如何激活迷走神經路徑。在這個研究中,馬秋富團隊試圖找到電針足三里和迷走神經-腎上腺傳導路徑之間的連結。

IMG_0787.jpeg

文章標籤

BearsTr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看到一個世界表現出許多不同的面貌。它有許多奇異的色彩是我從未見過的,好像我從來不曾注意過世界有顏色。彩虹般的色彩提供了我各種我所以能感受到的色調。在這裡,我第一次注意到成千上百種色彩間的細微差異,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同時,這個世界有驚奇得細致。我可以很貼近的看到蜜蜂將一些東西放在牠後腳的囊袋帶回巢穴。儘管蜜蜂離我這麼近,我卻感受到一種全然的平靜。

這個世界也奇異的充滿許多洞察。每個人就像是漫畫裡一樣揭露著他們的痛苦和希望,他們卻不介意我這麼看他們。」-亞歷山大.舒爾金《PiHKAL:化學愛情故事》中〈麥斯卡林(mescaline)〉一章裡關於使用麥斯卡林後的感受描寫。

 

58A604B9-34CE-4F81-9CBA-A3D0C7037E46_1_105_c.jpeg

 

在這篇,我們回過頭來聊聊一開頭提到的血清素與迷幻藥(例如麥角酸二乙醯胺(LSD)或 賽洛西賓(Psilocybin))之間的關係。許多常見的迷幻藥像是LSD和從迷幻蘑菇提取的賽洛西賓(Psilocybin)都是和血清素長得很像的物質。這些迷幻成分大多來自於植物。早在5700年前,墨西哥和美國南部的北美原住民就開始使用有迷幻效果的植物。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北美原住民會將烏羽玉仙人掌(peyote)頂部切下乾燥後直接食用或煮食(1)。烏羽玉中含有麥斯卡林(mescaline),有迷幻的作用,因此烏羽玉常被使用於宗教和治療的儀式中。另一個常見的迷幻藥賽洛西賓(psilocybin)則是提取自含有生物鹼(alkaloids)的蘑菇,又被稱為神奇蘑菇(magic mushroom, or shrooms)。這類的蘑菇最早的使用記錄可以追溯自公元前3500年的阿爾吉利亞,阿爾吉利亞的洞穴岩壁上的壁畫上紀錄著人們拿著蘑菇跳舞的場景(1)。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馬雅和阿茲特克人也將蘑菇用於宗教儀式之中(1)。

文章標籤

BearsTr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nowyowl_cover.jpg

 

最近東北小漁村來了一批北國來的白色稀客,雪鴞。沒錯,你沒聽錯,就是那隻會送信的嘿美。雪鴞 (snowy owl),顧名思義就是有著雪白羽色的貓頭鷹,學名Bubo scandiacus (斯堪地那維亞的雕鴞)更是一語道破這種美麗鳥兒與北國千絲萬縷的關係。雪鴞一般分布於歐亞大陸以及北美極北之處的凍原,是種體長可達50-60 cm 的大型貓頭鷹,特別喜歡吃旅鼠跟雷鳥[1]。跟一般的貓頭鷹不一樣,雪鴞偏愛在白天活動[1],真是貼心的傢伙。

雖然是極北之地的住民而且號稱留鳥,不過每年的冬天(11~3)仍會有部分雪鴞南遷,而美國東北的新英格蘭地區有幸就是這群稀客幾乎會年年來報到的區域 (畢竟從加拿大飛來不用太遠嘛) 有趣的是,在北方旅鼠充沛的年頭(大約每四年有一次大爆發),南遷的雪鴞數量不減反增而且南遷的距離也更遠(也就是說在美國更南方的州也有機會看到),哪尼~~~~(uī-siánn-mi̍h),這是因為好吃的旅鼠多多,大家(雪鴞們)拚命造孩子的結果就是食物競爭更激烈,只好往南分布更廣尋找更多食物嘍[2,3]

雪鴞南遷時,還是眷戀老家(凍原/苔原)的地貌,所以大多喜歡尋覓平坦的溼地草原(鹽沼地),新英格蘭沿海的沼澤地帶就是他們最喜歡待的度冬地之一。為了良好的視野,雪鴞別喜歡站在任何高高的東西(告示牌、電線桿、屋頂…)上面。所以在一望無際的鹽沼看到高處有白色一坨東西,噹噹,恭喜你找到雪鴞了~是不是很簡單(千萬別下完雪去找,包你找到眼睛脫窗)。有些地區幾乎年年都有雪鴞造訪,因此只要在對的月份來,中大獎的機率就不低。特別推薦讀者一個愛鳥者的回報網站(ebird, https://ebird.org/alert/summary?sid=SN40647),上面有大家回報目擊的地點與時間,一般來說,找到喜歡的地方,雪鴞就會待一整個冬天,所以如果某地有很多目擊紀錄,就去那裡吧!最後提醒一句,請給雪鴞適當的空間(規定是50m)並輕聲細語,如果你靠太近,會被警察杯杯抓走喔!

掰勒威,雪鴞雖然號稱很雪白,但不是純雪。一般來說,公成鳥有比較純白的羽色,母成鳥一般是白底黑紋。所以囉,電影裡的嘿美這麼可愛,當然是男~~(こんな可愛い子が女の子のはずがない)啊![1]

 

最後不免俗業配一下,各位如果喜歡鳥的話,可以捐錢資助他們的追蹤計畫(https://give.birds.cornell.edu/page/13158/donate/1?ea.tracking.id=REBIRD)。如果有更多摳摳的話,也請資助本熊一支大砲,讓我可以為讀者提供更高清的嘿美~

snowy_owl.jpeg

封面照及這隻雪鴞均攝於Duxbury Beach Reservation, MA, 12/26/2021 下午約4點


1. Snowy owl overview, all about bird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Overview, All About Bird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2019). Retrieved January 10, 2022, from https://www.allaboutbirds.org/guide/Snowy_Owl/overview

2. 'irruption' of snowy owls brings birds far south this winter: WNYC: New York Public Radio, podcasts, live streaming radio, news. WNYC. (2017, December 1). Retrieved January 10, 2022, from https://www.wnyc.org/story/irruption-snowy-owls-they-flock-new-york-new-jersey-winter/

3. Magazine, S. (2018, February 7). A winter boom of snowy owls masks a host of climate threats. Smithsonian.com. Retrieved January 10, 2022, from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cience-nature/boom-snowy-owls-masks-host-climate-threats-180968094/

 

 

 

 

 

文章標籤

BearsTr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我們聊到了血清素會抑制動作的理論、聊到血清素在危急時卻反而會激發求生行為,所以能用於治療憂鬱症。並聊到了血清素能幫助動物適應環境、在變動環境下能更快學習新對策。

 

搖頭丸與同理心

然而血清素的生理功能,除了上述所說和抑制動作外,早期研究也發現了血清素和侵略性(aggressiveness)相關。臨床和實驗上都證實,減少血清素會增加侵略性,尤其是在雄性動物上(1,2)。刺激血清素的釋放則可以抑制侵略性。在社會動物上也發現,不同社會位階的動物,血清素的濃度也不同。社會位階越高的雌性倉鼠,血清素細胞越被激活(3)。有了這些研究背景,或許刺激血清素釋放的MDMA(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俗稱搖頭丸、Ecstasy)會被認為是「同理心藥物(empathogen)」也就並不意外。

 

搖頭丸(Ecstasy)的主成份MDMA是一種長得像是安非他命的分子,主要的作用和安非他命類似,是會讓大腦迅速釋放大量的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但和安非他命不同的是, MDMA主要促進血清素的釋放。這個藥物在1912年於默克(Merck)公司實驗室中合成,作為候選的止血藥物,但後來並未上市。

D485FFF8-34BA-4835-9AED-853DFE50E7A9_1_201_a.jpeg

 

美國化學家亞歷山大.舒爾金(Alexander ‘Sasha’ Shulgin) ,或稱沙夏.舒爾金,一生致力於研究「改變心智」的藥物,他在他家後院的實驗室(雖然是後院,但是有證照、能合法合成藥物的實驗室)一共合成250種迷幻藥物,並以自己作為實驗對象實驗藥物的效果。沙夏.舒爾金後來重新合成了MDMA,並在一篇報導中表示:「這種藥物(MDMA)會引起可控的意識改變,讓情緒和感覺都更加敏銳。效果和大麻與賽洛西賓(Psilocybin)類似,但缺少了幻覺的成分。」(Shulgin and Nichols 1978, 摘自(4)) 其他報導顯示服用後會產生喜悅、自信、增加同理心、產生和他人的社交連結感、親密感、放鬆、減少焦慮、瞳孔放大、情緒放大、感覺敏銳、時間感被改變、和些微的幻覺。和賽洛西賓(Psilocybin)和麥角酸二乙醯胺(LSD)相比,MDMA產生較少幻覺,但有一種獨特的增加社交連結感的作用。一名服用者稱「感覺就像每個人都是你最好的朋友」(5)。舒爾金對於這種藥物懷抱希望,開始和他的心理治療師朋友合作將此藥物運用在心理治療上,直到1985 年這個藥物被美國緝毒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stration)列為第一級(最嚴格)管制藥品為止。這特殊的促進社交連結和增加同理心的作用,也使得近年來MDMA成為了研究創傷後症候群的治療的新寵(6)。

文章標籤

BearsTr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到血清素你會想到什麼呢?最常想到的莫過於:抗憂鬱藥物(百憂解,Prozac)、搖頭丸(Ecstasy,或稱MDMA)和迷幻蘑菇(magic mushroom, Psilocybin)。從這些和血清素相關的藥物,大概會推想,血清素主要的作用就是快樂、放鬆、還有致幻的效果。血清素真的會讓我們感到快樂嗎?血清素還有什麼其他的作用呢?其實同樣身為單胺類傳導物質,比起多巴胺,科學界對於血清素機制的認識還是相對少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神秘卻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吧!

 

1. 血清素抑制動作?

最早,有人提出血清素和多巴胺的作用互相拮抗:多巴胺促進動作,血清素抑制動作(1)。會這樣想也不意外,畢竟多巴胺和血清素是兩種最主要的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投射到的下游區域也很類似,所以科學家自然會覺得兩種的作用一定有所區隔、甚至可能作用相反。早期理論認為,血清素的作用是讓我們更願意選擇什麼都不做(passive,或譯為被動)、變得更不主動(1)。確實在很多研究上發現,抑制血清素的分泌,會讓動物更容易衝動行事、更不願意等待、在時間未到時提早動作(2)。而當小鼠自由走動時,激活釋放血清素的中縫背核(dorsal raphe nucleus, DRN)血清素細胞,也會讓小鼠突然停下腳步(3)。即使是在有目的的行動時,像是前往領取獎賞、或是躲避即將來的處罰時,血清素的釋放同樣會讓小鼠停下正在進行的動作(4)。種種跡象都顯示釋放血清素會抑制動作,和早期的假說相符。

4D7D9B82-96BC-4A6A-8AC3-A3C505E80520_1_105_c.jpeg

 

 

 

文章標籤

BearsTr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月在《自然》期刊的一篇新聞報導統整了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科學界對於新冠肺炎導致嗅覺和味覺喪失的研究[1]。對於新冠肺炎,最為眾人所周知的症狀,大概就是味覺和嗅覺喪失。如果只是發燒喉嚨痛,在尚未確診前,你或許還能自我安慰可能只是流感。一旦發現自己失去的味覺和嗅覺,大概就會開始覺得不太妙。這不僅只是你我的直覺,有文章提出以失去味覺和嗅覺作為新冠肺炎傳播程度的指標能更為提早準確的預測疫情爆發[2]。

IMG_9758.jpg

但究竟有多少得新冠肺炎的人會喪失嗅覺和味覺呢?去年六月的針對8000人左右的研究發現大約有41%的人自覺失去了嗅覺,38%的人自覺失去味覺[3]。去年八月在伊朗的研究則發現,在近100人中有96%有嗅覺損傷,而其中有18%完全失去嗅覺[4]。

大約七成的人會在一個月後恢復嗅覺,而味覺喪失的人也大約有八成的人會在一個月後恢復[5]。另一項在英國的200人左右的研究發現有49%的人在一個月後嗅覺和味覺完全恢復,另外41%表示有改善,只有12%表示症狀沒有改變[6]。

而嗅覺和味覺喪失的原因並非大家猜測的是因為腦損傷的結果。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病毒幾乎沒有入侵大腦[7]。而目前的研究指出,可能是支持嗅覺的支持細胞(sustentacular cells) 受到了感染而導致[8]。目前還不清楚關於味覺喪失的機制。

更多詳情,歡迎大家去看自然期刊的報導《COVID's toll on smell and taste: what scientists do and don't know. 

文章標籤

BearsTr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薩卡(伊薩卡我們匿稱薩卡)雖小,而我總愛抱怨薩卡美食沙漠,薩卡最好吃的餐廳就是我家廚房,但一開始想,卻也發現薩卡還是有不少我喜歡的食物,當然啦,很多也是吃情懷的。懶得看完全部list的人,我直接在此總結,薩卡首推Saigon Kitchen和Just a taste,有去農夫市集必吃Khmer Angkor Cambodian Food,需要買伴手禮的推薦Gimme Café的咖啡豆,另外薩卡冰淇淋值得一吃,我推薦的每家都不錯。

 

IMG_9566.jpeg

圖一 這是全伊薩卡最好吃的鹹酥雞和炸芋頭巧,熊熊冷知識美食坊蝦喵大廚提供

 

Brunch:

1.Lincoln Street Dinner

體驗美國庶民早餐,份量足夠,便宜好吃。

http://places.singleplatform.com/lincoln-street-diner/menu?ref=google

 

2. Cornell Dining Hall – Appel Commons (North Star), Roberts Purcell Community Center

康乃爾校園內的dining hall也是經濟實惠的好選擇,印象中是$12吃到飽,博士後或是staff另有打折。大家普遍最推薦位於北校區Appel commons的 north star和位於北校區Roberts Purcell Community Center (RPCC)樓上的兩個all-you-can-eat buffet。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間buffet或許因為校內亞洲人眾多,也提供中餐的選擇。我曾在North Star吃過粥、在RPCC吃過快炒、壽司和港式燒賣,不過亞洲菜品質當然就不太能期待。學生餐廳嘛,大概是一個吃粗飽的概念。

https://scl.cornell.edu/residential-life/dining/eateries-menus

 

3. Dewitt Café @ Dewitt Mall

這間在downtown Dewitt Mall地下室的早餐店假日一早便吸引眾多人前來,往往需要排隊等待。餐點會隨著季節變化,每天的餐點會寫在黑板上。是在地人很喜歡的早餐店。

 

4. Taverna Banfi - Cornell Statler Hotel Buffet

康乃爾大學校園內的旅館提供早午餐buffet,價錢大約是一個人稅前$22左右,稍貴但食物真的蠻好吃的。大約有五、六道沙拉前菜和五、六道主菜可以選擇。最棒的是甜點也很豐富好吃。最受歡迎的甜點是焦糖烤布雷(Cream Brulee ),要記得留肚子吃。雖然這家餐廳也提供單點的選項,但個人覺得buffet好吃划算很多。

https://statlerhotel.cornell.edu/dining/taverna-banfi

文章標籤

BearsTr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新年快樂,我是蝦喵,他是熊熊。熊熊的我來了,正如我冷冷地走,我搖一搖尾巴,不留下一點知識。

上一篇我們聊到了伊薩卡最著名的景點——康乃爾大學。對於一般人而言,即使是美國人,如果不是剛好住在紐約州,大概也對伊薩卡非常陌生,就算知道康乃爾大學,也不知道它在伊薩卡。但其實,伊薩卡除了是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康乃爾大學的所在地外,伊薩卡小鎮和鄰近的紐約上州手指湖地區是許多紐約市人夏季旅遊度假的首選,而這個到紐約上州避暑的傳統甚至已有超過一百多年的歷史。你可能不知道,即使妳不曾聽過也未曾到訪,你可能也曾經看過紐約上州的景色。在紐約甘迺迪機場的入境長廊上,就包括不少紐約上州景點的照片,包括以瀑布和石橋聞名的瓦清格蘭州立公園(Watkin Glen State Park)和眾所週知的尼加拉瓜瀑布。

 

IMG_20201230_0009.jpg

度假勝地

其實在二十世紀初期,紐約上州地區就已經是紐約市人的度假勝地了。《湯姆歷險記》的作者馬克吐溫就在伊薩卡西南方半小時外的Elmira有間夏季寫作小屋。許多名人也在紐約州鄰近加拿大的千島湖地區(Thousands islands)的湖上小島上擁有度假別墅。

 

黑白電影

此外,因為漂亮的風景和鄰近紐約市的地理位置,伊薩卡也是美國早期無聲電影的重要拍攝地。從1913年到1919年,華頓工作室(Wharton Studio)在伊薩卡拍了不下二十多部黑白無聲電影,直到工作室在1920年遷到加州[1-3]。電影工作室就在今天的卡優嘎湖畔的史都華公園(Stewart Park)內。Youtube上可以看到當年在伊薩卡拍的電影片段[4]。

 

葡萄酒產地

手指湖地區也是美國葡萄酒的重要產地。受到早期德裔移民和氣候的影響,這裡產的酒以白酒麗絲玲(Riesling)為主。紐約州靠近尼加拉瓜瀑布地區則產有冰酒,紐約的冰酒以麗絲玲種葡萄製成的冰酒聞名。因此,來紐約上州旅遊的重要行程之一就是參訪湖畔的葡萄酒酒莊,在酒莊一邊品酒,一邊欣賞湖景。

 

女權歷史

除了美麗的風景外,紐約上州在美國女權歷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848年夏天,一百人在悉尼卡瀑布(Seneca Falls, Waterloo, NY)首次簽署了倡議男女平權的宣言,並召集了第一次男女平權的集會,共吸引了三百多人參加[5]。宣言中提出了在當時非常前衛的思想—— 女性投票權[5]。此外,紐約上州地區也孕育了許多在提升女性地位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包括第一個女性醫師Elizabeth Blackwell和倡導女性投票權的領袖人物Susan B. Anthony等[6]。

 

講了這麼多背景介紹,下面就來進入介紹景點吧!

 

綺色佳蝦喵推薦私房景點

文章標籤

BearsTr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你好,我是蝦喵,他是熊熊。熊熊的我來了,正如我冷冷地走,我搖一搖尾巴,不留下一點知識。

經過了多年,蝦喵應該終於快要離開綺色佳(伊薩卡,Ithaca)了。在離開這個美麗小鎮之前,想跟大家分享這個在紐約上州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小鎮我最喜歡的幾個景點。由於寫著寫著就不小心變得很大一篇,所以決定拆成幾個部分,這一篇先從康乃爾大學內的景點開始介紹。

 

DSC05210.JPG

圖一、康乃爾大學優利斯圖書館(Uris Library)、鐘塔和草坡(the slope)

中文世界認識伊薩卡,大概是開始於胡適。胡適以庚子賠款的獎學金來到紐約上州以農業和工程聞名的康乃爾大學,並將康乃爾大學的所在地Ithaca音譯為綺色佳[1],取其景色美好之意。大家都知道,通常景色美好的地方,待久就會無聊,所謂好山好水好無聊,所以胡適也待不下去,跑去了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胡適自己說,是因為再也受不了分辨多種蘋果。多年以後,蝦喵來到綺色佳後,終於能實地走訪康乃爾大學的果園,並在校園裡著名的蘋果販賣機買了個胡適分不出品種的蘋果。

apple machine.JPG

圖二、蘋果販賣機

文章標籤

BearsTr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習慣安慰身邊生病的人,要他們放鬆心情,心情好,病會好得比較快。這似乎是大家很自然而然就相信的事,但是這是真的嗎?大腦可以控制我們的免疫反應嗎?

 

我們知道有一種效應叫作「安慰劑效應」:即使今天醫師開給病人的藥是沒有任何治療效果的安慰劑,但是如果病人相信醫師、相信自己已經獲得治療,病人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這就是為什麼測試新藥的效力時需要雙盲測試,確定給藥的人和得到藥的人都不知道這個是真藥還是只是沒有治療效果的安慰劑,這樣才能確保病人的好轉是真的因為新藥的效果而非來自對治療的信心。

 

從過去的研究中,我們知道有安慰劑效應存在,也知道安慰劑效應會影響大腦的獎賞迴路。以色列科學家Asya Rolls和實驗室成員Tamar L Ben-Shaanan與Maya Schiller.想進一步問,「我們能不能藉由激活大腦的『快樂中樞』來提升身體的免疫力?」[1]

 

換句話說,大腦可以控制我們的免疫反應嗎?

IMG_8588.jpg

文章標籤

BearsTr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4